巡礼“十三五” | 神经科:多亚专科齐头并进发展,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编者按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五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医院建设和社会服务各方面取得瞩目成绩,我们特别策划巡礼“十三五”系列报道,本期推出《神经科:多亚专科齐头并进发展,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期,是医学技术快速发展期。中山一院神经科作为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和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在这黄金五年内,抓住发展机遇,努力进取,亚专科齐头并进,2017年获评神经系统重大疾病诊治转化医学创新平台,居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全国前七、华南第一。
神经科科室合影
脑血管亚专科发挥高级卒中中心优势,建设特色化脑卒中绿色通道
神经科脑血管亚专科建设日臻成熟,在区域内实现卒中急性期规范化救治,常规开展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治疗。2016年成为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2018年成为国家卫健委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承担卒中救治培训工作。
患者在急诊就诊第一分钟开始即由神经科医生接诊并开启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溶栓桥接取栓治疗。介入检查数量逐年递增33.8%-50%,开展了颈动脉闭塞、重型脑静脉窦血栓闭塞及颅内动脉非急性闭塞介入再通。
介入取栓手术及手术前后血管灌注对比
神经变性病亚专科引领中国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方向
神经变性亚专科一直坚持神经内科为主导、多学科合作的国际标准模式DBS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定期长期随访,保证手术效果,完成了中国第一例全麻下DBS术。与欧州亨廷顿病网合作,建立该病运动症状的定量分析系统,汉化及验证HDCC及PBA等量表,实现了亨廷顿病的临床精准评价。
专科经图像后处理定位的DBS植入电极
神经遗传病和肌肉病亚专科创新求精
神经科是国内最早进行神经系统遗传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单位,每月组织神经电生理、影像、病理、电镜等多学科专家进行神经肌肉疑难病例讨论,达到多学科协作、一体化诊疗、档案化随访的完整诊疗服务。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开展药物与早期锻炼、合理运动、水疗的综合治疗。
对大多数神经遗传病进行了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避免患病婴儿出生。作为中国脊髓性肌萎缩症诊治联盟的首批成员单位,开展诺西那生治疗。
神经科开展2020年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诊疗进展学习班
神经免疫亚专科,建立精准治疗平台
神经免疫亚专科发展迅速, 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18年获“国家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临床研究分中心”称号,与美国杜克大学医学MG治疗中心建立合作关系。
着重于重症神经免疫性疾病的精准治疗与规范的流程管理,完善了呼吸机应用与撤机管理、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的术前术后一体化的管理与评估,开展免疫吸附、利妥昔单抗治疗及炎症因子风暴研究。
2018年获“国家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临床研究分中心”称号
搭建综合诊治架构,建立多元长程管理体系
癫痫专科搭建了癫痫综合诊治架构,开展个体化治疗,与营养科合作开展改良Atkin饮食治疗药物抗性癫痫,与心理科合作开展癫痫共病精神病学障碍的联合治疗,与产科高危妊娠专科的合作,对育龄期癫痫患者进行癫痫遗传风险、孕期癫痫发作、药物致畸的评估工作。
与神经外科、麻醉科及康复科合作,首次完成胶质瘤并症状性癫痫患者术中唤醒和语言功能检测,术后患者语言功能有效保留;此后把术中唤醒+神经功能监测作为常规临床流程,使功能完整保留成为我院功能手术一大特色。癫痫专科侧重癫痫共病和电生理研究,在Brain、Neurology等神经病学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18年获中华医学会薛启蓂优秀青年奖。
多学科协作行癫痫手术,术中脑电监测及导航和皮层脑电辅助的手术计划
肉毒毒素门诊,创特色门诊优质品牌
神经科从1998年开始已创立肉毒毒素专科门诊,为华南地区首个相关专科门诊,截至目前已经注射病人总数接近3000,累计注射次数已超过35000例次,多次主办过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开展了肉毒素治疗头痛、影像学结合探讨作用机制研究,培养研究生5人,发表SCI论文3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制订专家共识。
肉毒素专科定期举行继续教育学习班,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进行专业培训
罕见病平台建设,医疗辐射范围广
神经科发挥科室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的罕见病专栏优势,搭建罕见病会诊及讨论平台,每次线上会议均有千余医生在线学习。罕见病平台辐射地区包括全国所有省份;杂志每年主办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包括罕见病在内的学术专题密切结合临床。
于每周固定时段进行的疑难病例讨论,建立了多种罕见病如结节性硬化症、腓骨肌萎缩症及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等多学科讨论,并成功地诊治了法布雷病、脂质沉积性肌病、脊肌萎缩症等多种罕见病。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提高所辐射地区罕见病整体诊治水平。
曾进胜教授参与罕见病专栏在线病例讨论
近五年,中山一院神经科各亚专科不断向前推进,2019年因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出色的辐射帮扶,与中山三院共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期待在“”十四五”加速自身发展,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带头作用,争取再创佳绩。(神经科)